透過課程深入理解犬隻溝通與肢體語言,學習辨識壓力與示好行為,實際應用於日常照護與衝突預防工作中。

▾ 本課程你將學習到 ▾

犬隻如何溝通與表達


狗狗會透過嗅覺、視覺、聽覺與肢體語言進行互動與溝通,本課程將講解牠們如何使用這些感官及肢體訊號,幫助你了解狗狗的行為。

行為表現背後的多重因子


透過課程深入剖析遺傳、過往經驗、心理和生理與環境等因素,如何影響狗狗的行為,建立以科學為基礎的行為理解與介入觀點。

肢體語言與壓力行為判讀


認識狗狗的行為與壓力的關係,了解不同程度壓力所產生的行為,例如:示好、轉移及攻擊行為,減少衝突及傷害的發生。

衝突預防與咬傷事件應對


學習當狗狗進入防禦或攻擊階段時,我們該如何判斷、處理與預防人犬或犬隻之間的咬傷事件,守護雙方的安全與福祉。

看懂狗狗的溝通與肢體語言,就是照顧自己與狗狗的最好方法!




讓我們一起為動物福祉努力!​

▾ 講師介紹 ▾

狗狗時時在與人類溝通他們的狀態。當我們沒有看懂狗狗其實已經越來越有壓力時,牠們就只能使用更激烈的方式來溝通—攻擊就是這樣的溝通方式。

因此,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了解狗狗想跟我們說什麼,創造更好的人狗關係。

鄧紫云 助理教授

‖現任‖
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助理教授

‖學歷‖
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學士
澳洲雪梨大學獸醫學院 博士

‖專業會員資格‖

iCatCare Veterinary Society 
Honorary Academy Member

Animal Welfare Research Network
International Member

臺灣動物福利科學學會 理事

▾ 課程章節 ▾

❶ 犬隻肢體語言的重要性

❷ 狗狗如何溝通

❸ 影響行為的四個面向
▪︎遺傳與犬種特性
​▪︎過往經驗
​​▪︎生理和心理狀態
​​▪︎當下情境與環境

❹ 動物福祉與行為
▪︎
正向與負向福祉行為
​​▪︎壓力行為階梯

❺ 增加與刺激物的距離
​▪︎主動離開
​▪︎把對方趕走
​▪︎咬下去

❻ 當狗狗開咬了...
​▪︎當下處理
​​▪︎事後應對
​​▪︎未來預防

❼ 示好行為與轉移行為

❽ 習得無助與結語

讓我們一起為動物福祉努力!